电气试验浅谈--着火危险性试验的目的是评定着火危险性
着火危险性试验的目的是评定着火危险性。首先我们区分以下两个常用的术语:着火危险和着火风险。着火危险指火灾伤害生命河(或)毁坏财物的潜在能力。着火风险指的是着火的概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着火危险性试验,我们先了解一下有关的基础知识。
通常理解为火灾在不同物质中和不同状态下或处理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可能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物质和材料的燃烧性。
燃烧性主要是指物质、材料、混合物和构件的独立燃烧能力。而火灾危险性是个广义的概念,它蕴含着燃烧性,并考虑到可燃混合物存在的条件和着火过程的发展等因素。因此正确地评价材料、工艺过程或生产单位整体的火灾危险性,对采取预防措施和制定扑救火灾的预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确定火灾危险指标的是个特别复杂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指标的统一方式方法。电工电子产品着火试验就是对产品材料燃烧性的一个评价。
由于火灾危险性的概念不仅包括物质自身倾向燃烧的能力,而且还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即火灾危险性不仅与物质着火的能力有关,而且与燃烧过程和燃烧伴生现象(生成烟雾、毒性)的强度有关,还与终止燃烧过程的难易程度有关。因此评定火灾危险性程度,必须依据与这些过程有关定量参数,但是,这些定量并非常数,它们与可燃物性质、存在状态、环境温度、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浓度、存放条件以及体系的散热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确定这些参数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着火试验时对物质所处的状态即实验条件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火灾危险性最普遍的指标是材料或物质的燃烧性能。
一般分为可燃烧的、难燃烧的非燃烧的三类,定性分类的根据是物质在引火源作用下和撤离引火源之后的燃烧能力。
可燃物质是指在火源作用下能够着火燃烧,且撤掉点火源之后仍能自行燃烧的物质。此类物质又分为易着火的和难着火的两类。
难燃烧物质是指在点火源作用下受热能够着火,但撤掉点火源之后,不能自行燃烧的物质。需要指出的是难燃和燃烧物质火灾危险性质的评价指标与其聚集态有很大关系。
持续加热至900℃时仍不能燃烧的物质被认为是非燃烧物质。但有些非燃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是有火灾危险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氧化剂,如高锰酸钾KMn04,硝酸HN03,氧气,过氧化物等;
2、遇水反应析出可燃气体的物质,如碳化钙(俗称电石),金属磷化物,金属氢化物;
3、受热易产生高压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以及受热分解产生气体的不稳定性物质;
4、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的物质,如生石灰CaO。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性试验分类
测试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的最好方法,是真实地再现在实际中存在的条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最好根据现实情况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实际发生的效应来进行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着火危险试验分为四种,详见下表:
着火危险试验种类
着火模拟试验
耐火试验
着火反应试验
基本性能试验
试验对象
电工电子产品
产品或零件
标准试样
材料
试验目的
评定与该产品的使用有联系的有关着火危险的某些方面。
评定产品或零件在暴露于火的规定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各种实用功能的能力。
检查在规定条件下标准试样对着火的反映,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来给出燃烧状态有关的性能数据和用于比较评价,如有焰燃烧性、依然性、火焰买烟速率、严密度、燃烧生成物和热释放率。
用于确保在测量材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时给出至少能近似地在技术上被限定并与该试验方法无关的信息,这种性能入境热值(燃烧热)、导热性、熔点、汽化热、还有诸如闪点、燃点和自然温度等。
电工电子产品常见的起燃现象
现象起因 继发效应 温升异常
注 :有些产品在正常运行时发热
a)导线过载;
b)接头有缺陷(不良连结);
c)泄漏电流(绝缘损坏并发热);
d)元件、内部零件或关联系统(例如通风)失效 ;
e)机械变形导致电接点或绝缘结构失效.
f)过早热老化。
a)开始时,保护装置j,不动作(特殊保护对象除外)。经过不稳定的一段时间后,保护装置可能动作
b)温度逐渐升高.有时非常缓慢;在产品附近 聚 集 大量熟量和排放物,因而,一起燃就形成火灾;
c)易嫩气体在空气中的聚集和扩散可以导致起火或爆炸.尤其是在气密性设备内。
短路
a)不同电位的带电零件直接接触(端子松脱 、导 电 体松脱、导电的外来物体进入等等 );
b)有些元件因其绝缘阻抗改变逐渐劣化
c)元件或内部零件突然失效。
a)保护装置3」动作:
b)局部地方的温度经过极短的时间显著升
高;
c)可能发光、冒烟、散发易燃气体;
d)放出多种灼热物质。
偶然的电火花和电弧
注 :某些产品在正常运 行时产生电弧和电火花.
a)设备外部原因(系统电网过电压、偶然的机械作用使带电零件外露或碰在一起,等等 );
b)内部原因(通断开关的某些元件逐渐劣化和进人湿气);
c)元件或内部零件意外失效。
a)保护装置3」不一定动作;
b)可能发光、发出易燃气体和冒出火舌;在爆炸性气氛中起燃风险相当大;
c)周围的组件或气体可能局部起燃.
1)三种现象中的任何一种所产生的机械变形和结构变化都可以导致发生另外两种事故.
2)列入表内的起因均是最常遇到的情况,排列的顺序与重要性和发生的频率无关。
3)保护装置可以是温度类、机械类、电工类或电子类的。